沒有一絲預兆,6月20日,微信突然改版,訂閱號展示改為“信息流”形式。一時間引來新媒體小編們“鬼哭狼嚎”。
誰能想到,再一次沒有預兆,“信息流”剛滿月,微信又要把訂閱號“打回原形”……
訂閱號重新改回“列表模式”
筆者嘗鮮了微信新版本的內部體驗,下載了安卓微信最新版,版本號為6.7.2(下文稱“內測版”),正式版最新版本號為6.7.1,由此可見,內測版將是如今的迭代版本。
根據(jù)更新信息顯示,內測版有兩大功能:
1、可以常用的小程序添加到“我的小程序”;
2、掃一掃可拍照翻譯整頁中英文。
但是最大的更新卻成了一個“隱藏的彩蛋”——訂閱號的展示形式改回了“列表模式”,在列表中,公眾號推送的單篇文章還可展示摘要。
不過,訂閱號也并非是原封不動地改回去,除了“列表模式”之外,公眾號的詳情頁面卻保持了此前版本的大致模樣,不僅可以展示歷史消息,也會顯示多少位好友讀過。
唯一的不同是,內測版在詳情頁面添加了公眾號菜單欄,這也是此前公眾號運營者們一直呼吁的修改,否則“菜單欄將形同虛設”。
還有一個人性化的更新,就是可添加“我的小程序”,將聊天頁面下拉,將顯示“最近使用”和“我的小程序”兩個欄目,長按小程序可刪除或添加至“我的小程序”。據(jù)科技自媒體表示,最多可添加50個“我的小程序”。
“我的小程序”的出現(xiàn),一定程度也彰顯了微信力圖培養(yǎng)小程序生態(tài)的決心。
為什么不把選擇權交給用戶?
還記得,微信剛推出信息流的時候,“打死不更新”的人不在少數(shù),如今微信變回來了,用戶們難道就滿意了嗎?
內測版一出來,一批用戶又開始舍不得信息流了。
@404 念起了信息流的好:“微信出了信息流,成功的讓我減少了刷公眾號的習慣。”@ChenZ 也覺得:“信息流挺好的?。】吹揭恍┮郧瓣P注的垃圾公眾號和內容,隨手取關,反而對內容質量要求更高!留下的就是一些高質量的文章啊!”
面對微信的“強勢”,信息流的出現(xiàn),再不喜歡如今也習慣了。就像@Breaking 說的:“一開始不適應,后來覺得能節(jié)省很多時間,對用戶是一個很好的改進,適應了就好了?!?/span>
當然,始終沒法習慣的用戶,還挺歡迎內測版的“開倒車”。@純白 說:“自從更新了信息流,我刷公眾號的頻率急劇下降。用了這么久我還是接受不了呀!還是喜歡以前的,篇幅占據(jù)小,刷刷就完了?!?/span>
@dolphin 認為:“信息流適合講究時效性但不深刻的內容,一眼刷過。公眾號很多內容,還是值得深入花時間去反復閱讀,不適合信息流這種呈現(xiàn)方式?!?/span>
@ Max Shen 甚至還提出了新需求:“我不需要信息流,我需要微信群置底功能?!?/span>
既然信息流的偏好因人而異,為什么微信不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呢?
“信息流還是很好用的,怎么說收就收回去了?”@蛋蛋 建議,“應該讓用戶可以自定義2選1,喜歡用信息流的用戶就默認信息流,喜歡列表的就默認列表。”@Hello菜菜 也希望兩種展現(xiàn)模式可以自由切換,“不僅皆大歡喜,還有益于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。”
據(jù)筆者了解,此次微信內測僅限于安卓客戶端,iOS版本尚停留在6.7.1。至于信息流最終到底是否會取消,仍存在一定變數(shù),大家可以期待,但也要做好落空的準備。
總體來說,微信一改“強勢”,先采集用戶意見,再進行版本迭代,或許就不會陷入此前的“輿論戰(zhàn)爭”。
<來源:上官新聞>
p0